根據(jù)帶電清洗劑的成分、性能及應用場景,主要可分為溶劑型、水基型、半水基型(準水基型) 三大類。
一、溶劑型帶電清洗劑,核心成分以有機溶劑為主
優(yōu)點包括:
1.高絕緣性:絕緣電阻可達10∧14Ω?cm 以上,適合高壓(10kV 以上)帶電設備清洗,不影響設備運行。
2.快速揮發(fā):干燥速度極快(幾秒到幾分鐘),無殘留,無需擦拭。
3.強去污力:對油脂、灰塵、焊渣等頑固污漬溶解能力強。
4.材料相容性好:不腐蝕金屬、塑料、橡膠等常見電子元件材料。
缺點包括:
1.成本較高:環(huán)保型溶劑合成工藝復雜,價格遠高于水基產(chǎn)品。
2.部分易燃:碳氫類溶劑閃點較低,需避免高溫或火花環(huán)境。
3.揮發(fā)快導致冷卻效應:可能對精密元件(如傳感器)造成短暫溫差影響。
適用場景包括精密電子設備(電路板、集成電路、繼電器)、高壓配電柜、通信基站、航空航天電子元件的帶電清洗。
二、水基型帶電清洗劑,核心成分以去離子水為基質(zhì),添加表面活性劑、緩蝕劑、抗靜電劑等,部分含少量醇類溶劑。
優(yōu)點包括:
1.環(huán)保安全:不含 VOC(揮發(fā)性有機物),可生物降解,無閃點,不燃。
2.成本低廉:原材料易得,生產(chǎn)工藝簡單,價格僅為溶劑型的1/5~1/3。
3.去污全面:對水溶性污垢(如鹽類、粉塵、手汗)去除效果優(yōu)異。
缺點包括:
1.絕緣性差:水的導電性強(即使去離子水,電阻率約10∧6Ω?cm),僅適用于 低壓(≤220V)或斷電設備清洗,帶電操作有短路風險。
2.需干燥處理:水分殘留可能導致金屬氧化或元件腐蝕,清洗后需徹底吹干(如壓縮空氣)。
3.對油脂溶解力弱:需配合機械擦拭去除油性污漬。
適用場景包括家用電器(空調(diào)主板、洗衣機控制板)、低壓配電箱、普通電子設備的斷電清洗,或低電壓(如 12V、24V)電路的謹慎清洗。
三、半水基型(準水基型)帶電清洗劑,核心成分包括水與有機溶劑的混合體系(如水+醇類 / 醚類溶劑+表面活性劑),形成微乳液或穩(wěn)定分散體系。
優(yōu)點包括:
1.平衡性能:絕緣性介于溶劑型和水基型之間(電阻率約10∧8~10∧10Ω?cm),可用于中低壓(≤1000V)帶電設備。
2.去污力強:兼具水溶性和油溶性,對混合污垢(如油+粉塵)去除效果優(yōu)于單一體系。
3.低殘留:水分揮發(fā)后,少量溶劑成分可帶走頑固污漬,殘留風險低于水基型。
缺點包括:
1.工藝復雜:需控制水與溶劑的配比及穩(wěn)定性,長期儲存可能分層。
2.兼容性限制:部分配方可能對某些塑料(如 ABS)或涂層產(chǎn)生溶脹或腐蝕。
3.干燥速度中等:需 5~10 分鐘自然干燥,或輔助擦干。
適用場景包括工業(yè)控制設備(PLC 控制柜、變頻器)、汽車電子(儀表盤、線束)、中等電壓電路的帶電或斷電清洗。
選型建議
1.帶電操作優(yōu)先選溶劑型(確保環(huán)保合規(guī),如HFE類),高壓場景必選。
2.低壓設備或預算有限選水基型,但需斷電并徹底干燥。
3.混合污垢或中壓場景選半水基型,平衡去污與安全。
4.選擇時還需關注 材料兼容性測試(尤其精密元件)、揮發(fā)性(是否影響作業(yè)環(huán)境)及環(huán)保法規(guī)(如歐盟 REACH、中國 RoHS)。
更多探討,歡迎與武漢三氟交流討論。